(相关资料图)
作者 | 东海小黄鱼
终于撑到最后一周了。
年前好像就没有不忙的时候。明明灵魂早在当时跨年的快乐中出走,但谁让工作也跟着跨年,只好又坐回工位前,对着没有感情的DDL和KPI埋头苦干。
再抬起头来,生活已然是新的面貌。
外卖的配送费开始涨价,最常光顾的早餐店不再营业,地铁里的人越来越少,早八点搭公交车竟然不用挤成沙丁鱼罐头;
红灯笼和中国结走上街头,妈妈招呼着阿姨去烫头,同事的聊天话题从“今晚吃什么”,切换到“今年回家吗,什么时候回去”;
如果坐标广州,还要再多加一点细节:迎春花市在各区封路搭棚,挡不住的浪漫、诗意和花香向家门口延伸,公司楼下但凡有片小空地也都是繁花锦簇……
所有的变化都是一种亲切的召唤:
熟悉的年味又回来了啊。
回归热闹
广州人的年味,是自带粤语BGM的。
是大街小巷都能听见许冠杰在唱“财神到,财神到,好心得好报”,或是卓依婷的“好一朵迎春花,人人都爱它”,每首歌都熟到仿佛自己才是原唱。
伴随这带有立体环绕音效的金曲巡礼,一家人走进超市或批发市场,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扫荡年货,一呆就是小半天。
在干果炒货的档口,依稀还能看见小时候的自己,扒拉着妈妈的衣角,希望她能像买红瓜子一样利落、大方,多买一些好吃却小贵的开心果。
现下作为一个什么都要的成年人,则很难不在徐福记的卖场迷失自我;即使巧克力的种类越来越多,还是永远会为金币巧克力,这款“时代的眼泪”而疯狂心动。
至于蓝罐曲奇、嘉顿饼干、元朗蛋卷、旺旺大礼包等从前看着珍贵的礼物,虽已变得稀松平常,但依然强势地在购物清单上占有一席之地。
再钻出人群时,就是一家大小每人每只手都不得闲,累却也心满意足。时隔三年,这种忙碌而有实感的快乐终于又一次回归我们的生活。
同时回归的,还有菜市场里人挤人的热闹与喧嚣。
本地食材满溢着鲜味,各地特产令人挑花了眼;卖挥春的小摊也已就位,更添一抹红艳;斑斓的鲜花往路边一摆,则为袅袅烟火气勾兑了几分诗意。
热气腾腾的街巷里,广州街坊不是在最旺的烧腊店前凑热闹,就是在老字号饼铺前排长龙,等一盒现烤现卖的花生酥、杏仁酥、鸡仔饼……
而穿梭在街坊的砍价声、摊主的吆喝声、刀与砧板的切磋声中,每一家的厨艺担当,总能做到心定气闲,盘算好一餐团年饭该用的生鸡活鸭、鲜鱼水菜。
最紧要的是买够面粉、面皮和馅料,准备回家“开油镬”。
“油角弯弯,家财百万。”
“煎堆碌碌,金银满屋。”
时针在走,环境在变,可老广的年味中总有那么一口油锅,翻滚出油角、煎堆、蛋散、笑口枣、糖环、咸水角等金黄酥脆的贺年小吃,和连绵不绝的“好意头”。
当油花在锅里滋滋作响,小孩们在客厅里嬉戏打闹,大人们在厨房里忙转不停,过年的气氛顷刻就被烘托得热烈起来。
便知道,还有一种广州春节限定BGM,是热油翻滚的声音。
以及最抚人心的烟火气,不在远方,就在身边。
拥抱繁花
时隔三年,广州传统花市也终于回归了。
荔湾湖畔,具有百年历史的“广州水上花市”已启动。特色花舫在湖面巡游,民俗集市在岸边喧腾,共同述说着岭南文化的温情与厚度。
广州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花市,“越秀西湖花市”也正式开幕。“岭南第一楼”以及10处花市景观连成十里花街,还原广州城市记忆里的年俗。
2023年1月19日,广州越秀西湖花市重启,灯光如昼人如织 / 视觉中国
地道的老广,可能早已经到西湖花市的十字路口,带着“四方遇贵人”的美好期待,把四条路都逛了一圈。
“未行花街未算过年”,对广州人而言,“行花街”即是“行大运”,过年总要在花市逛上一圈才算是圆满。
尤其是在除夕夜,团年饭后的经典活动往往不是先看春晚,而是一家人齐齐整整,到花市里逛一逛,转转运。
若是迎面遇上某位广州同学或同事正在摆摊,也不用觉得太出奇,毕竟去一德路进货,客串一下“走鬼”,也是他们年味的一部分。
更多的人逛花市,当然还是为了选购合意的年花。
金桔寓意大吉大利,水仙寓意吉祥如意,桃花寓意大展宏图,剑兰寓意节节高升,银柳寓意财源兴旺……在百花中摇曳的风车,则寓意风生水起。
不夸张地说,花市一开,满街都是好意头。
偶尔有阿爷阿婆拉着小推车运花回家,不小心摔碎了一盆到地上,后面紧接着的也必然是一句吉祥话:“落地开花,花开富贵。”
返程的时候如果选择地铁,另一幕亮丽风景就会在眼前展开:整个车厢几乎都是买花归来的人们,缤纷的色彩倒映在车顶、栏杆、玻璃上,似有无数道彩虹掠过。
好像在搭乘一辆开往春天的鲜花专列啊。
每每这时候总是有些感慨——春节,不可谓不是一项伟大的创造——全国各地,千家万户,都在用自己极致的努力和方式,在依旧被阴雨、寒风、飞雪裹挟的时节,点燃一簇温暖的炬火。
其中,广州人选择拥抱繁花,于是“在鲜花和绿叶堆成的一座座山下,奔流着汹涌的人群,我们走入春天的最深处了”。
这就是广州的花市,广州的年。
因为怀旧
在广州过年,每一天都是闲不住的。
开油镬、杀年鸡、洗邋遢、蒸年糕、贴挥春、行花街……从年廿三谢灶开始,在妈妈的主持下,这年只会越过越忙。
即使是小孩也不会闲着,等着端菜、扫尘、帮忙包利是,就算自己最后到手的也就10块,但也当100块一样宝贝着。上蹿下跳的时候,还暗暗期待着一家人再去一次长隆,看看今年的生肖。
据说每个广州小孩都有一个劲敌——叉烧
再长大些,又会被爸妈拉着一起商量给谁送什么礼。对爷爷奶奶、外公外婆的心意,往往就藏在一份无蔗糖的甜食上,以及再朴实不过的大米油盐里。
渐渐地不用长辈催,也会自觉地走进寺庙里,拜一拜各路神仙。上学时拜文昌星,工作后拜财神,每年不管犯不犯太岁,都要去仁威庙里拜太岁。大年初一,明知道人很多,也还是愿意排好几个小时,挨挨挤挤地进光孝寺里拜一拜,行个大运。
最闲不住的事还要数“逗利是”。
广州人的红包,过年出门,人人都可以揣一把。因为数额小,5块10块的很常见。发的人没压力,讨的人也够尽兴。
把红包叫“利是”,取事事顺利之意
只要未婚,只要嘴甜,说一句“恭喜发财,利是逗来”,便可以跟亲戚、好友、领导甚至是陌生人讨利是。
一封利是,不拘钱多钱少,纯粹图个“利利是是、岁岁平安”的好意头。
……
将上述细节和琐事慢慢展开时,有一种感受越来越强烈——
当今时代什么都变化得很快,快到代际文化的差异不再是十年一更,而是一年一更。唯有与过年有关的记忆,淌过时间的长河,历久弥新。
就像不管过多少年,我们还是在放一样的金曲;长大后能得到的东西确实很多,但是想买的年货几乎每年都一样,想吃的美味也还是只有家里才有。
一代又一代的人不约而同地遵循着一种默契,不断守护与过年有关的风俗、记忆和情感,才从无情的岁月变迁中留住一点不可磨灭的文化印记。
天河区报刊亭披上年味新装 / 祖晓谦 摄
一如作家冯骥才所说,“虽然过年,我们是辞旧迎新,迎着春天往前走,但我们享受到的更多的情感却是怀旧。”
因为怀旧,不同代际的人之间在怎么过年这件事上才没有无法沟通的隔阂,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也总能被许多亲切的记忆安抚和治愈。
如果说有什么变化,大概就是小时候的我们会一口气冲下楼,屁颠屁颠地跟在舞狮队后面穿街走巷;现在则是探出窗外,看着别人家的小孩穿街走巷。
就像曾经看着我们穿街走巷的大人一样。
或许也因为怀旧,不同时空的人的生命体验才能在同一瞬间重叠。
文中配图部分来源于视觉中国,部分来源于网络
标签: